克裏姆特最後也是唯一幸存的工作室今天開幕
周日,2012年9月30日
古斯塔夫·克裏姆特最後的維也納工作室是唯一與他的作品有關的現存財產今天向公眾開放經過近15年的政治鬥爭和廣泛的整修。博物館還沒有完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它已經足夠近了,可以在今天慶祝歐洲遺產日的時候歡迎遊客。
這座位於Feldmühlgasse 11的別墅與克林姆特從1912年到1918年去世在這裏生活和工作時的別墅大不相同。在他的時代,這是一棟不起眼的平房,坐落在一個大的田園花園中,美麗的鄰居、遊客和後來的租戶多年來對它讚不絕口。他從家具製造商約瑟夫·赫爾曼(Josef Hermann)那裏租來了這幅畫,赫爾曼的女兒是畫家菲利克斯·阿爾布雷希特·哈特(Felix Albrecht Harta)未來的妻子。是克裏姆特的朋友兼同事哈爾塔建議他租這個地方。克林姆特對花園住宅進行了改造,為他的工作室創造了一個大的北窗,並粉刷了外部。
1918年2月,克裏姆特因中風和肺炎去世後,海倫·赫爾曼(Helene Herrmann)夫人開始對花園住宅進行擴建,雇了一名建築師在上麵規劃一座更大的兩層別墅。1922年約瑟夫·赫爾曼(Josef Hermann)去世時,建築還沒有完工,但他的遺孀可能是在某種經濟壓力下,把這處房產按原麵貌賣給了歐內斯廷·維爾納(不久將成為歐內斯廷·克萊因夫人)。歐內斯廷·維爾納繼續推進建築計劃,在工作室的頂部和周圍建造了一座新巴洛克風格的別墅,使房子變得難以辨認。
在納粹占領奧地利後,克萊因一家逃到了倫敦。這棟房子在1939年被“雅利安化”,被強行沒收並賣給非猶太人。1948年,奧地利政府將別墅歸還給克萊因家族,但它一直被嚴重忽視。1954年,克萊因夫婦以一筆小錢把它賣回給政府。這所房子的條件很差,原定要拆除,但在1957年改為一所學校。
此時,克裏姆特已經默默無聞。又過了十年,他才在倫敦和紐約的時裝秀上怒吼著重新進入公眾的意識。然而,他在奧地利仍然為人所知。他的工作室曾經所在的房產被通俗地稱為“克裏姆特別墅”(Klimt Villa),但工作室被認為是丟失了,被後來的所有建築吞沒了。1998年,這座別墅瀕臨破產。按照計劃,這塊地將分批出售給開發商,而別墅將被分割成公寓,或者被完全拆除,這對漏水的老舊建築來說更有可能。
一群市民組成了一個團體,反對有計劃地破壞財產。他們找到了1922年的建築平麵圖,清楚地劃定了原始工作室,規劃了新的建築,並顯示了將要拆除的區域。這些計劃證明攝影棚並沒有被摧毀。克林姆特時代的花園住宅被整座改造成巴洛克式別墅的一樓。一些牆被推倒了,門被移動了,窗戶也換了,但建築結構完好無損,還可以搶救。
這個民間團體於1999年成立了古斯塔夫·克裏姆特紀念協會。該協會的明確目標是拯救克裏姆特別墅工作室,作為藝術家使用的最後一處仍然存在的財產,男孩們不得不為它工作。2000年,他們把這棟別墅加入了“奧地利共和國擁有的曆史建築”(Historic Houses Owned by the Austria)的名單,這個名稱並不提供聯邦保護保護,以防改建,但至少在法律上承認了這棟房子的曆史重要性。
在千禧年的第一個十年裏,阻止房屋出售的政治鬥爭一直在繼續。秘密拆遷計劃不斷出現,有人計劃將這棟房子摘牌,以便出售給俄羅斯開發商,有人建議將別墅拆回原來的花園別墅。最後,在2009年,這座別墅被宣布為國家紀念碑,以保護它不受各種破壞計劃的影響。第二年,一項可行的計劃被起草出來,在別墅裏建一座克裏姆特博物館,奧地利經濟部同意出資200萬歐元進行翻修。
建築工程於2011年初開始。通過埃貢·席勒(Egon Schiele)等同時代人對這處房產的書麵描述,以及莫裏茨Nähr從1915年到克林姆特去世前後拍攝的三張照片,修複人員得以將工作室空間恢複到接近克林姆特時代的樣子。
以下是Schiele在克林姆特去世後對Feldmühlgasse工作室的描述:
克裏姆特每年都會在Feldmühlgasse上用花壇裝飾房子周圍的花園——參觀這個花園,置身於鮮花和古樹之中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門前有兩個克裏姆特雕刻的漂亮的頭像。第一個走進接待室,左邊的門通向接待室。屋子中間有一張方桌;周圍有成群的日本木刻版畫和兩幅中國巨畫。地板上有非洲雕塑,窗邊的角落裏有一件日本的紅黑相間的盔甲。這個房間通向另外兩個房間,在那裏你可以看到玫瑰花叢。”
Nähr的圖片顯示接待室與席勒描述的一模一樣。在工作室裏,你可以看到克裏姆特1917年的兩幅作品的畫架,右邊是《與範女士在一起》(Lady with Fan),左邊是《新娘》(the Bride)(他從未完成)。這兩幅畫現在都被私人收藏。兩個房間裏的家具都是房主約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設計的,其中大部分都在戰爭中幸存了下來。克林姆特死後,他的伴侶艾米麗Flöge收藏了一個大衣櫥,裏麵曾經收藏了大量的亞洲麵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她的公寓被毀,她的愛連同他希望她擁有的一切都失去了。
剩下的家具現在都歸私人所有。一位私人收藏家把工作室裏的一張非洲凳子借給了別墅。也許會有更多的公司緊隨其後。與此同時,人們還製作了精確的複製品,以重現工作室的真實麵貌。連會客廳裏的地毯都是由原始製造商巴克豪森(Backhausen)完全複製的,謝天謝地,他們的檔案裏有一張原始的樣品。今天的遊客可以看到許多20世紀10年代的服裝。這裏將會有克利姆特分散在工作室各處的畫作的複製品,以及兩幅按原尺寸放大的作品
Nähr圖片中的工作室的畫。幸運的是,克裏姆特原來的浴缸被找到了。它將被放置在一個模型等候室。
遺憾的是,埃貢·席勒對克裏姆特別墅的設想已經無法實現了
“不應該拆除任何東西,因為所有與克林姆特的房子有關的東西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不能被摧毀。未完成的畫作、畫筆、畫家的工作台和調色板都不應該被碰觸,工作室應該為少數享受和熱愛藝術的人開放為克裏姆特博物館。”
——至少現在的結論是這樣的。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請看這個修複工作的圖片庫來自克林姆特別墅網站。